猩红热是什么病传染吗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皮疹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变态反应性疾病。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下是关于猩红热的一些重要信息:
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猩红热患者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恢复期带菌者可持续3周或更长时间。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玩具、衣物等间接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尤以3-7岁儿童多发。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但不同型别的链球菌之间无交叉免疫。
4.临床表现:
发热:起病急,高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
咽峡炎: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
皮疹:皮疹是猩红热的典型特征,为弥漫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皮疹,皮疹之间充血发红,压之褪色,触之砂纸感,通常在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消退后可有片状脱皮。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草莓舌”(舌苔厚白,舌质乳头红肿突出)、“杨梅舌”(舌质绛红、光滑干燥)等。
5.并发症:少数患者可出现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
6.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如咽拭子培养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明确诊断。
7.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
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7-10天。
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给予退热剂,皮肤瘙痒可给予炉甘石洗剂等。
8.预防:
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直至咽拭子培养转阴。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者用过的食具应煮沸消毒,呼吸道分泌物用物应消毒处理。
保护易感人群:可接种猩红热疫苗进行预防。
总之,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预防猩红热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