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法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多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常见发病年龄为2-8岁。过敏性紫癜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炎、血尿和蛋白尿等,少数患儿还可出现紫癜性肾炎、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目前,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过敏、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过敏性紫癜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饮食:过敏性紫癜患儿应避免食用可疑的致敏食物,如鱼、虾、蟹、蛋、牛奶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
2.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可减轻过敏症状。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调节免疫功能,适用于肾型过敏性紫癜患儿。
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可防止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其他药物:维生素C、钙剂等也可用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3.其他治疗
血浆置换:适用于肾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可清除血中免疫复合物,减轻肾损害。
中医中药:中医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有一定的优势,可根据患儿的病情辨证论治。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应注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此外,过敏性紫癜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过敏性紫癜患儿,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皮疹的颜色、数量、大小、部位等,以及有无腹痛、关节痛、血尿、蛋白尿等症状。
2.注意患儿的饮食,避免食用可疑的致敏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按照医生的要求给患儿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4.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
5.注意患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感染。
6.避免患儿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
7.让患儿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总之,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只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儿都能恢复健康。家长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患儿的护理,让患儿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