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处理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发病原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某些药物作用、过敏等致使体内形成IgA或IgG类抗体,结合抗原后沉积在真皮上层毛细血管引起血管炎。临床症状除了皮肤紫癜外,还可能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蛋白尿等。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春秋季发病较多。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肾炎等。因此,过敏性紫癜需要及时处理。以下是过敏性紫癜的处理方法: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情绪波动及精神刺激。防止昆虫叮咬。去除可能的过敏原。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控制和预防感染,在有明确的感染或感染灶时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但应避免盲目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注意饮食,因过敏性紫癜多为过敏原引起,应禁食生葱、生蒜、辣椒、酒类等刺激性食品;肉类、海鲜、应避免与花粉等过敏原相接触。
为防止复发,患者治愈后应坚持巩固治疗一疗程。
2.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适用于单纯型紫癜,可同时使用芦丁、维生素C、钙剂、安络血或止血敏等。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双嘧达莫等。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减轻炎症渗出、改善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可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一般为首选药物,适用于除皮肤型以外的其他类型。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可用于激素依赖或激素耐药的患者,以及急进性肾炎或严重肾损害的患者。
其他:如达那唑、雷公藤多甙等也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
3.对症治疗:
发热、关节痛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吲哚美辛,腹痛者用山莨菪碱(654-2),呕吐者用止吐药,如胃复安,有感染者应积极抗感染治疗,补充维生素C。
糖皮质激素为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常用药物,一般用泼尼松,剂量为1mg/kg/d,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
对于肾型过敏性紫癜,可加用抗凝药物,如双嘧达莫、阿司匹林等,或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潘生丁、氯吡格雷等。也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以减少尿蛋白。
对于严重的过敏性紫癜,如消化道大出血、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可采用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治疗方法。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主要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为主,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或中药外敷等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生地、丹皮、赤芍、紫草、茜草、黄芩、槐花、白茅根等。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丸、归脾丸、防风通圣丸等。中药外敷可用于治疗皮肤紫癜。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