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的十大原因
晕厥没有绝对的十大原因,临床较为常见的原因一般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情境性晕厥、低血糖症、室上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多系统萎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1.血管迷走性晕厥
强烈情绪、久站、闷热等刺激体内压力感受器,冲动传入中枢,促使迷走神经兴奋。这一方面使心脏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心率减慢;另一方面让外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大脑供血不足,引发晕厥。
2.情境性晕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剧烈咳嗽时,胸腔内压短时间急剧升高,阻碍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前负荷降低,回心血量大幅减少。同时右心房压力升高,反射性引起体循环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心脏输出量显著减少,大脑供血不足致晕厥。
3.低血糖症
大脑靠血液中葡萄糖供能,血糖过低时,先刺激交感神经,释放肾上腺素等,出现心慌、出汗等症状。持续低血糖使大脑神经元因缺乏能量无法维持正常电活动,神经传导受阻,影响大脑功能,严重时导致晕厥,常见于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胰岛素瘤患者。
4.室上性心动过速
发作时心脏电活动起源异常,心率高达150-250次/分钟。过快心率使心脏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回心血量和每搏输出量减少,心输出量难以满足机体需求,脑供血不足引发晕厥。
5.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损害自主神经纤维,自主神经负责调节血管张力与心率,病变后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体位改变时无法维持血压稳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同时心脏心率调节受影响,不能代偿血压下降,大脑因供血不足引发晕厥,还可能影响胃肠道等功能。
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窦房结及周围组织病变,导致其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窦房结功能受损后,可能出现严重心动过缓,甚至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心脏搏动次数过少,心输出量显著降低,大脑缺血缺氧引发晕厥。
7.肥厚型心肌病
患者心肌异常肥厚,室间隔肥厚常见。这使心室腔变小,舒张功能受限,充盈血液不足。部分患者存在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心脏收缩时血液流出受阻,运动等情况下心脏无法满足身体对输出量需求,大脑供血不足易晕厥,肥厚心肌还易引发心律失常。
8.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开口变窄,阻碍左心室射血。心脏为克服阻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大、心肌肥厚。病情进展致左心室射血进一步受限,心输出量减少,运动等时大脑供血不足引发晕厥,还易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9.多系统萎缩
这是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自主神经系统受损突出,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患者站立时无法维持血压稳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大脑供血不足致晕厥,还会累及锥体外系等,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等症状,病情逐渐加重。
1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微栓塞等,致脑部局部血液供应暂时中断。脑动脉狭窄使血流减慢,血液成分易形成微血栓,脱落后阻塞脑内小动脉,血管痉挛等也可引发。大脑对缺血缺氧敏感,短暂供血中断就会引起头晕、晕厥,是脑梗死重要预警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