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褥疮怎么办?
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褥疮,这是由于身体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处理长期卧床褥疮的方法:
1.定期翻身
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翻身时要注意抬起患者的身体,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免损伤皮肤。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品。清洁后,轻轻擦干皮肤,保持皮肤干燥。
3.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卧位
使用气垫床或减压床垫,可减轻皮肤压力。卧位时,可使用枕头或垫子来支撑身体,避免局部受压。
4.加强营养支持
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影响皮肤的愈合。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
5.处理创面
对于已经形成的褥疮,应根据创面的情况进行处理。浅表的褥疮可使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涂抹抗菌药膏;深的褥疮需要进行清创处理,去除坏死组织,然后使用敷料覆盖。
6.避免感染
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如果创面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使用抗生素治疗。
7.注意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的褥疮。如果褥疮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预防褥疮的发生比处理褥疮更为重要。家属和护理人员应认真学习褥疮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定期为患者翻身、清洁皮肤、加强营养支持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同时,如果患者出现褥疮,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了解疾病
褥疮
褥疮一般指压疮,是患者皮肤受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影响而出现的皮肤损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