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是什么病
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生与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异常有关。以下是关于佝偻病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维生素D缺乏: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化为维生素D,而户外活动少、空气污染、日照时间不足等因素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
钙磷代谢异常: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当维生素D缺乏时,钙、磷吸收减少,导致血钙、血磷水平下降,进而影响骨骼的钙化。
2.症状:
骨骼改变:佝偻病患儿可出现颅骨软化、方颅、鸡胸、漏斗胸、“O”形腿或“X”形腿等骨骼改变。
神经精神症状: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患儿出现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等症状。
其他:重症佝偻病患儿还可出现免疫力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贫血等表现。
3.诊断:
临床表现: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医生可初步怀疑佝偻病。
实验室检查:血清25-(OH)D3水平是诊断佝偻病的常用指标,同时还可检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
X线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佝偻病患儿的骨骼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4.治疗:
补充维生素D:口服维生素D是治疗佝偻病的主要方法,一般剂量为每日400-800IU,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轻重调整剂量。
补充钙剂: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可适当补充钙剂,以增加骨钙含量。
其他治疗:对于重症佝偻病患儿,可给予紫外线照射治疗。
5.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高,且易于吸收。
及时添加辅食:婴儿应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辅食,如蛋黄、肝泥、鱼肝油等。
多晒太阳:婴儿应多晒太阳,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
补充维生素D: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2周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800IU,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总之,佝偻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营养和健康,及时带孩子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