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疹子特点是什么
猩红热是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皮疹为弥漫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皮疹,皮疹之间充血发红,压之褪色,触之砂纸感,常有瘙痒感,一般于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消退后可有片状脱皮,一般于皮疹出现后1周左右开始,脱皮持续2~4周。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皮疹具有一些特征性表现。以下是猩红热疹子的特点:
1.皮疹特点:
皮疹为弥漫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皮疹,皮疹之间充血发红,压之褪色,触之砂纸感,常有瘙痒感。
皮疹一般于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
皮疹消退后可有片状脱皮,一般于皮疹出现后1周左右开始,脱皮持续2~4周。
2.伴随症状:
除皮疹外,猩红热患者还可出现高热、头痛、咽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患者的舌乳头肿胀、突出,表面可有白苔,称为“草莓舌”,后期舌苔脱落,舌面光滑,称为“杨梅舌”。
软腭处可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红疹,称为“咽峡炎”。
3.发病人群:
猩红热主要发生于儿童,尤以5~15岁儿童多见。
成人也可感染猩红热,但相对较少见。
4.治疗方法:
猩红热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等,以清除病原体。
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多喝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对于出现高热、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可给予对症治疗。
5.预防措施:
猩红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预防猩红热的关键是做好呼吸道隔离。
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流行期间,儿童应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游乐场、电影院等。
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做好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
总之,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皮疹具有特征性表现。如果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应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猩红热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