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怎么引起低钠血症

来源:民福康

肝硬化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主要包括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脑性耗盐综合征等。

1.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肝硬化时,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的过度分泌会导致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进而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

2.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肝硬化时,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向组织间隙转移,引起腹水形成。同时,肝硬化还可导致门静脉高压,使胃肠道淤血、水肿,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些因素都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促进醛固酮的分泌,引起低钠血症。

3.脑性耗盐综合征

肝硬化时,肝脏对血氨的代谢能力下降,血氨水平升高,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干扰脑的正常功能。脑性耗盐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血氨升高导致的星形胶质细胞肿胀、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有关。

对于肝硬化患者,应密切监测血清钠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低钠血症,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了解疾病
腹水
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腹水仅是一种病征,产生腹水的病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心血管病、肝脏病、腹膜病、肾脏病、营养障碍病、恶性肿瘤腹腔转移、卵巢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