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症状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咽峡炎、皮疹等,严重时可能引发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尤以5-15岁居多。猩红热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咽峡炎、皮疹等,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并发症,如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以下是对猩红热症状的具体介绍:
1.发热:起病急,高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少数可达40℃以上。发热可持续2~5天。
2.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局部可有脓性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小的红色皮疹,周围有红晕,通常在1天内迅速蔓延至全身。
3.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皮疹一般在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为弥漫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皮疹,压之褪色,触之砂纸感,皮疹之间皮肤发红,一般于3天内消退。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草莓舌、口周苍白圈、帕氏线等症状。
5.并发症:猩红热可并发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鼻窦炎、颈淋巴结炎、肺炎等。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猩红热的症状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相似,如麻疹、风疹、水痘等,因此在诊断时需要仔细鉴别。同时,猩红热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猩红热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症治疗主要包括降温、补液、口腔护理等。
此外,猩红热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等物品。
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惊厥、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总之,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症状较为明显,但也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在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猩红热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