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症状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疾病,病因包括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症状有乳房胀痛、发热等,治疗方法包括排空乳汁、热敷、使用抗生素等,预防措施包括防止乳头损伤、避免乳汁淤积、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常作自我按摩等。
1.病因:
乳汁淤积:如果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或乳汁过多、婴儿吸乳少、哺乳姿势不正确、乳腺管不通畅等,均可导致乳汁淤积,为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
细菌入侵: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婴儿口腔感染,吸乳或含乳头睡眠,致使细菌直接进入乳管也是感染的途径之一。
2.症状:
急性单纯乳腺炎初期主要是乳房的胀痛,局部皮温高、压痛,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出现较明显的硬结,触痛更加,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此时腋下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
3.治疗:
早期注射休息,暂停患侧乳房哺乳,清洁乳头、乳晕,促进乳汁排泄(用吸乳器或吸吮),凡需切开引流者应终止哺乳。
局部热敷,或用鲜蒲公英、银花叶各60克洗净加醋或酒少许,捣烂外敷。用宽布带或乳罩托起乳房。
全身应用抗生素。为防治严重感染及败血症,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用抗生素,必要时静脉滴注抗生素。
4.预防:
防止乳头损伤,有损伤时要及时治疗。
避免乳汁淤积,定时哺乳,每次应尽可能将乳汁排空,如婴儿吸不完,应将剩余乳汁挤出。
注意婴儿的口腔卫生。
宜常作自我按摩。产妇要养成自我按摩乳房的习惯。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哺乳期妇女应注意保持乳头清洁,避免乳头损伤,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了解疾病
败血症
败血症又称脓毒症,是由机体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对炎症反应失调所造成的感染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