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常被忽视,其主要与胰岛素缺乏、高血糖、脱水、感染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有多尿、多饮、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神志改变等。诊断主要依靠血糖、血渗透压、尿酮体等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等。预后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控制血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诱因、定期体检等。
1.什么是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缺乏,以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导致血糖显著升高、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但无明显酮症酸中毒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症状有哪些?
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多尿、多饮:由于血糖升高,导致体内水分大量丢失,患者会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的症状。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食欲减退、乏力:由于体内能量不足,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
神志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改变,如嗜睡、昏迷等。
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病因是什么?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病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关键激素,胰岛素缺乏会导致血糖升高。
高血糖:高血糖会导致渗透性利尿,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
脱水:体内水分大量丢失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引起血压下降、休克等并发症。
感染:感染是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常见诱因,感染会导致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升高血糖。
4.如何诊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血糖、血渗透压、尿酮体等检查结果来诊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查方法:
血糖测定:血糖显著升高,一般在33.3mmol/L以上。
血渗透压测定:血渗透压显著升高,一般在320mmol/L以上。
尿酮体测定: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
其他检查:如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等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糖尿病病情。
5.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治疗原则是迅速补液、纠正高血糖和高渗状态、去除诱因、防治并发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补液: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等液体,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降低血糖,一般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的方法。
纠正电解质紊乱: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钾、钠等电解质。
去除诱因:积极控制感染、治疗其他疾病等。
6.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预后如何?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通常较好;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及时,预后可能较差,甚至危及生命。
7.如何预防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生?
预防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积极控制血糖: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血糖稳定。
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适量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
避免诱因:注意保暖,避免感染;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
总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定期体检,避免诱因,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