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标准范围是多少属于正常
低血压会影响健康,需及时治疗。其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无明显症状,不影响寿命,病理性则继发于多种疾病。日常生活中,低血压患者可通过增加食盐量、加强锻炼等方式调节,也可通过药物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由于高血压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所以低血压相较于高血压,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低血压同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低血压的标准范围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值低于90/60mmHg时,即为低血压。
低血压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生理性低血压多发生于健康人群,其血压测量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除了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而病理性低血压则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所致的休克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如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对于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
2.增加营养,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压。
3.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体育锻炼无论对高血压或低血压都有好处。
4.为防止晕到,老年低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动作不可过快过猛,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一点。排尿性低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在排尿时最好用手扶住一样较牢固的东西,以防摔倒。
5.药物治疗,可选用米多君、利他林、麻黄素等升压药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及C,以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低血压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同时,老年人出现低血压应引起重视,最好到医院请医生进行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