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非哺乳期怎么回事
乳腺炎非哺乳期是一种乳腺炎症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哺乳期女性,其病因包括细菌感染、乳头内陷、乳头损伤、激素水平变化等,症状有乳房疼痛、肿块、乳头溢液、发热等,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乳房清洁、正确哺乳、注意饮食、定期检查等。
1.病因:
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乳头内陷、乳头损伤:乳头内陷或乳头损伤时,容易导致细菌逆行感染,引起乳腺炎。
激素水平变化:如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导致乳腺导管扩张,有利于细菌生长。
其他:如免疫力下降、乳房外伤、吸烟等也可能增加乳腺炎的发病风险。
2.症状:
乳房疼痛:多为胀痛、刺痛或搏动性疼痛,可累及整个乳房,甚至腋窝、肩部等部位。
乳房肿块:乳房可出现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有压痛。
乳头溢液:乳头可有血性、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3.诊断:
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了解乳房的情况。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可帮助判断是否有感染。
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成像(MRI)等,可帮助了解乳房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病理检查:对于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病理检查。
4.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保持乳房清洁、暂停哺乳等。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使用抗生素、退烧药、镇痛药等。
手术治疗:如果形成了脓肿,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引流。
5.预防:
保持乳房清洁,避免乳头损伤。
正确哺乳,避免乳汁淤积。
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和体检。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炎非哺乳期的症状和体征可能与乳腺癌相似,因此,如果出现乳房肿块、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