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大叶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为
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临床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咳嗽、咳血痰和胸痛,X线胸片显示肺段或肺叶的急性炎症实变。抗菌药物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
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咳嗽、咳血痰和胸痛。X线胸片显示肺段或肺叶的急性炎症实变。
当机体受寒、过度疲劳、醉酒、感冒、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使呼吸道防御功能被削弱,细菌侵入肺泡通过变态反应使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浆液及纤维素渗出,富含蛋白的渗出物中细菌迅速繁殖,并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波及一叶或整个肺段。大叶性肺炎好发于单侧肺部,通常不会累及两侧肺部。
其临床表现为:
1.寒战、高热:典型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纳差。使用抗生素后可使体温在1~2天内恢复正常,以后又可再次升高。
2.咳嗽、咳痰:咳嗽、咳痰,痰少,可带血或呈铁锈色。
3.胸痛:多有剧烈胸痛,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向肩部或腹部放射。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腹痛,可被误诊为急腹症。
4.呼吸困难:因肺实变致通气不足、气体交换障碍而引起发绀、呼吸困难。
5.其他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发冷、多汗、口唇和甲床发绀等。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患大叶性肺炎时,症状可不典型。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已不多见。
对于大叶性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菌药物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抗菌药物治疗可选用青霉素G、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对于高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预防感冒。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