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什么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占比70%至80%,表现为乳房肿块、皮肤改变、乳头溢液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进行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预后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等因素有关,需定期复查和随访。
1.症状和体征
乳房肿块:通常是无痛的肿块,质地坚硬,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晰。
乳房皮肤改变:可能出现酒窝征、橘皮样改变、皮肤凹陷等。
乳头溢液:乳头可能出现血性、浆液性或水样分泌物。
腋窝淋巴结肿大:腋窝处可能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2.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触诊乳房、检查腋窝和锁骨上窝来发现肿块。
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X线摄影(钼靶)、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帮助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细针穿刺或手术切除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确诊乳腺癌并确定其类型和分级。
3.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包括乳房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等,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放疗: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常用于手术后辅助治疗或局部晚期肿瘤的治疗。
化疗:使用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可用于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或晚期肿瘤的治疗。
内分泌治疗:通过抑制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进行治疗,如HER2阳性的乳腺癌可使用抗HER2治疗药物。
4.预后和随访
预后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等。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随访: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包括体检、影像学检查等,以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
5.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少饮酒和戒烟等。
定期筛查: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高危人群可提前筛查。
早期发现:注意自我检查和定期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治疗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肿瘤特征、患者年龄、健康状况等。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外科医生、肿瘤科医生、放疗科医生、病理科医生等,将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个性化的护理。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怀疑有乳腺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参与支持性治疗和康复活动,也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