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什么病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冬春季儿童多发,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治疗以抗菌治疗为主,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
流脑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它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密切接触如同住、同玩、同学习等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其次是通过鼻咽部分泌物污染环境而传播。流脑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短1天,最长7天。
流脑的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等,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危及生命。儿童流脑的症状往往不典型,表现为高热、呕吐、精神萎靡等,容易误诊为感冒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流脑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采集血液、脑脊液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如涂片革兰染色、培养、药敏等,以明确诊断。
流脑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菌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等。抗菌治疗是关键,应早期、足量、足疗程使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对症治疗包括降温、止惊、脱水等,以缓解症状。并发症的治疗也非常重要,如脑积水的治疗等。
流脑的预防非常重要。疫苗接种是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措施,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流脑疫苗。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也可以有效预防流脑的传播。
总之,流脑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预防流脑的发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加强疫苗接种、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等。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