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一下慢阻肺的症状和物理治疗方法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其物理治疗方法主要有呼吸训练、排痰、氧疗和康复训练等,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胸部叩击、体位引流、机械排痰、长期家庭氧疗和短期家庭氧疗等。患者应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预防呼吸道感染,适当锻炼,定期检查,按医嘱用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以下是关于慢阻肺症状和物理治疗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慢阻肺的症状
1.慢性咳嗽:咳嗽通常是首发症状,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阵咳或排痰。
2.咳痰:咳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胸闷也可能是慢阻肺的症状之一。
5.其他症状:晚期患者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焦虑等。
二、慢阻肺的物理治疗方法
1.呼吸训练:
缩唇呼吸:用鼻子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使气体经口缓慢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将呼气时间延长。每天训练2次,每次10-15分钟。
腹式呼吸:可采取平卧位、半卧位或立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用鼻子吸气时腹部逐渐向外彭隆,使膈肌下降,将空气经口慢慢吸入;呼气时腹部逐渐向内回缩,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经口慢慢呼出。每天训练2次,每次10-15分钟。
2.排痰:
有效咳嗽:坐位或站立位,身体稍向前倾,双手环抱胸前,深吸气后屏气3-5秒,然后腹肌用力,咳嗽2-3声,短促有力咳嗽,将痰液咳出。
胸部叩击:患者取侧卧位,叩击者将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杯状,从肺底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击患者背部,同时鼓励患者咳嗽。叩击力量适中,每个部位叩击1-3分钟,每日2-3次。
体位引流:根据病情和患者体力,取不同体位,使病变部位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每日1-3次,每次15-30分钟。
机械排痰:适用于痰液黏稠、无力咳出者。可使用振动排痰机、吸痰器等进行机械排痰。
3.氧疗:
长期家庭氧疗: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建议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
短期家庭氧疗:在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时,可进行短期家庭氧疗。
4.康复训练:
运动训练:包括步行、踏车、游泳等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
呼吸肌训练:通过吸气训练器、呼气训练器等进行呼吸肌训练,可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
三、注意事项
1.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如吸烟、空气污染等。
2.预防呼吸道感染,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3.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4.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了解病情进展情况。
5.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总之,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