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不易擦掉,可伴哭闹、拒食等症状,治疗主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同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使用不洁奶嘴乳头、合理使用抗生素、保证营养均衡。
1.病因: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阴道中。当新生儿免疫力下降、口腔不洁、使用抗生素等情况下,白色念珠菌会大量繁殖,导致鹅口疮的发生。
2.症状:新生儿鹅口疮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不易擦掉,强行擦拭后会出现溢血。这些斑块可能会出现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如颊黏膜、舌、牙龈、上颚等。患儿可能会出现哭闹、拒食、烦躁等症状。
3.诊断:医生通常通过观察口腔黏膜的病变来诊断新生儿鹅口疮。如果怀疑有其他疾病,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涂片检查、培养检查等。
4.治疗: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混悬液。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喂奶后给新生儿喂一些温开水,以清洁口腔。
5.预防:为了预防新生儿鹅口疮的发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喂奶后给新生儿喂一些温开水。
避免使用不洁的奶嘴、乳头。
不要给新生儿滥用抗生素。
注意新生儿的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总之,新生儿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家长应该重视,如果发现新生儿口腔中有白色斑块,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预防鹅口疮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