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诊断积分系统。其中,临床表现为颧部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肾脏病变、神经系统病变、血液系统异常、免疫学异常等;实验室检查包括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RNP抗体、抗Scl-72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补体、狼疮抗凝物、抗磷脂抗体等;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皮肤狼疮带试验和肾脏病理;诊断积分系统包括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和SystemicLupusInternationalCollaboratingClinics/ACR分类标准。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和脏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颧部红斑:固定红斑,扁平或高起,在两颧突出部位。
盘状红斑:片状高起于皮肤的红斑,黏附有角质脱屑和毛囊栓;陈旧病变可发生萎缩性瘢痕。
光过敏:对日光有明显的反应,引起皮疹,从病史中得知或医生观察到。
口腔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关节炎: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更多外周关节,有压痛、肿胀或积液。
肾脏病变:尿蛋白>0.5g/d或++,或管型(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或混合管型)。
神经系统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病,除外药物或已知的代谢紊乱。
血液系统异常: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免疫学异常: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至少一项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或补体C3、C4降低,或抗核抗体阳性。
抗核抗体:在任何时候和未用药物诱发“药物性狼疮”的情况下,抗核抗体滴度异常。
2.实验室检查:
抗核抗体:阳性。
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或滴度升高。
抗Sm抗体:特异性高达99%,且与疾病活动无关。
抗核RNP抗体:阳性提示狼疮脑病。
抗Scl-72抗体:阳性率为30%,特异性较高。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对SLE的诊断特异性较高。
补体:总补体或C3、C4降低,提示SLE活动。
狼疮抗凝物:阳性提示易形成血栓。
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等,阳性可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其他: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疾病活动。
3.组织病理学检查:
皮肤狼疮带试验:取皮肤活检标本,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若发现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Ig)沉积,尤其是IgG和C3沉积,对诊断有帮助。
肾脏病理:有助于判断狼疮肾炎的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
4.诊断积分系统: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7年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包括11项,其中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检查至少4项阳性,方能诊断SLED。
SystemicLupusInternationalCollaboratingClinics/ACR(SLICC)分类标准:在ACR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盘状狼疮和抗dsDNA抗体滴度的积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需要注意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对于疑似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可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对症治疗等。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