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殖性肿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与BCR-ABL融合基因形成有关,该基因可编码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导致造血细胞增殖失控、凋亡受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因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白细胞增多而被诊断。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乏力、低热、多汗、消瘦等代谢亢进症状,以及脾大、贫血、出血等表现。
疾病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慢性期病情相对稳定,治疗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主,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和长期生存;加速期和急变期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
总体而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果能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可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