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有创伤性关节炎、距骨缺血性坏死、踝关节不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踝关节僵硬、疼痛和慢性疼痛、感染、神经损伤等。
1、创伤性关节炎
距骨骨折后,关节面的不平整可能导致关节软骨受损,进而引发创伤性关节炎。这会引起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关节的功能。
2、距骨缺血性坏死
由于距骨的血液供应较为特殊,骨折后容易发生血管损伤,影响血液供应。缺血性坏死会导致距骨骨组织坏死、塌陷,进一步加重关节的病变。
3、踝关节不稳
骨折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可能导致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踝关节松弛、易扭伤等问题,影响行走和运动功能。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或肢体活动减少时,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5、踝关节僵硬
骨折后的固定和康复过程中,若不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可能导致踝关节僵硬。这会限制关节的活动范围,影响日常生活。
6、疼痛和慢性疼痛
骨折及相关并发症可能导致长期的疼痛,甚至发展为慢性疼痛。这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7、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手术治疗时,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感染可能导致伤口不愈合、骨髓炎等并发症。
8、神经损伤
骨折附近的神经可能受到损伤,导致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对于距骨骨折的患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康复训练,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等,更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这些人群可能因为身体状况的原因,对骨折的愈合和恢复能力较弱,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