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认是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2岁以内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主要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感染引起,需与肺结核、支气管异物等疾病进行鉴别。其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胸部X线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护理、提倡母乳喂养、按时预防接种等。
1.症状:
发热:大多数患儿有发热,体温多在38℃~39℃,甚至更高。
咳嗽:咳嗽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初期为刺激性干咳,以后咳嗽有痰,咳嗽剧烈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气促:患儿常出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口唇发绀等症状。
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呻吟、点头呼吸、三凹征等症状。
其他症状: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烦躁不安等症状。
2.检查:
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可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升高。
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部有斑片状阴影,以双肺下野、中内带较多。
病原学检查:可通过痰培养、血清学检查等方法明确病原体。
3.诊断:
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做出支气管肺炎的诊断。
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4.治疗:
一般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经常变换体位,以促进痰液排出。
对症治疗:根据患儿的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止咳、化痰、平喘等。
病因治疗: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细菌感染选用抗生素,病毒感染选用抗病毒药物,支原体感染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
5.预防:
加强护理,预防感冒。
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婴儿的抵抗力。
按时进行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6.注意事项: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如果患儿出现呼吸困难、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患儿应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以防交叉感染。
总之,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如果患儿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