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早期症状有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其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可采用心理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西药治疗等方法,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饮食结构合理、和谐性生活、多运动、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等。对于疼痛严重、短期内迅速增大、经治疗无好转者,建议及时检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1.乳房疼痛:一般或两侧乳房胀痛,刺痛或隐痛不适,疼痛严重不可触摸、行走,疼痛以乳房肿块为主,可向腋窝、胸胁、肩背、上肢放射,也有的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瘙痒,疼痛随着情绪与月经周期变化而波动,常于月经前或生气时,郁闷时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2.乳房肿块:一侧或双侧乳房,单个或多个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方,呈片块状,结节状,颗粒状或条索状,以片块状多见,肿块边界不清,中等或稍硬,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砂粒,大者可超过3-4厘米。乳房肿块在月经前增大,月经来潮后缩小变软。
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4.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5.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乳腺增生的发生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女性的乳房与肝、脾、冲任等有密切关系。肝郁气滞、情志内伤在乳癖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平素情志抑郁,气滞不舒,气血周流失度,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横逆犯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挟痰结聚为核,循经留聚乳中,故乳中结块。
乳腺增生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心理治疗:
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
对心理承受差的人更应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心情即有利增生早康复。
2.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是由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所致,治疗上应采用疏肝解郁、软坚散结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逍遥散、小金丸、乳癖消等。
3.西药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可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E等。
近年来,较多运用激素疗法,如:运用三苯氧胺、黄体酮等,来治疗乳腺增生,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此类治疗方法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仅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增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更不可有长时期精神抑郁,尤其是在月经前期更应注意。
2.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
3.注意饮食结构,忌食或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在治疗期间应遵医嘱。
4.乳腺增生的预防还要有性生活和谐。性生活是调节内分泌失调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谐的性生活,可帮助调节内分泌失调,刺激孕激素分泌,增加对乳腺的保护力度和修复力度。
5.妊娠、哺乳是女性身体的一个正常功能,对乳腺功能是一种生理调节,因此,适时婚育、哺乳,对乳腺是有利的;相反,30岁以上未婚、未育或哺乳少的女性则易罹患乳腺增生。
6.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7.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不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肉。
8.避免人流,产妇多喂奶,能防患于未然。
对于年龄在35岁以上,乳腺增生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者;乳腺增生结节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者;超声显示乳腺局部增厚,特别是血流丰富者;以及经过正规治疗2-3个月后,仍不能使肿块变软、缩小,或乳房形态仍有改变者,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