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该怎么办啊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好发于30-50岁女性,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肿块、乳头溢液等,与内分泌失调、情绪等精神因素、人为因素、饮食、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等有关。检查方法包括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母乳喂养、避免激素替代治疗和定期自查。
1.乳腺增生的症状有哪些?
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
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多为淡黄色或淡乳白色,也有少者经挤压乳头可见溢出溢液。
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2.乳腺增生的病因是什么?
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如卵巢发育不健全、月经不调、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
情绪等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乳腺增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也会造成乳腺增生,而且这些不良因素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
人为因素:女性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夫妻不和、不哺乳等原因,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佩戴过紧的胸罩或穿过紧的内衣等。
饮食:长期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好、心理压力过大等造成体质酸化,人体的机能下降,进而引起身体代谢循环变慢,大量本物质沉积在体内无法排出,造成气血不畅,内分泌激素失调、月经失调等现象从而引起乳腺疾病即乳腺增生。
长期服用含雌激素: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将导致内分泌平衡失调,现在一些速生食品、人工饲养的水产及家禽使用的饲料中也多含有激素成分,长期食用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
3.乳腺增生需要做哪些检查?
临床体检: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来检查乳房的外观、大小、形状以及皮肤和乳头的位置等,同时检查腋窝和锁骨上窝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影像学检查:
乳腺超声:可以评估乳房的结构和组织,发现囊肿、肿块等异常。
乳腺X线摄影(钼靶摄影):对乳腺组织的细节显示较好,有助于检测早期乳腺癌和其他结构异常。
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可用于检测隐匿性乳腺癌或评估复杂的乳腺病变。
组织病理学检查:如果临床体检或其他检查发现可疑的病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如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
4.乳腺增生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心理调节: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改变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巧克力、高脂肪食物等。
减少雌激素的摄入: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化妆品等。
药物治疗:
中药治疗:可使用逍遥散、小金丸等中药进行治疗。
西药治疗:可使用三苯氧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乳腺增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治疗,如乳腺区段切除术、乳腺单纯切除术等。
5.乳腺增生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定期体检:建议20-40岁的女性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减少吸烟和饮酒等。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腺增生的风险。
避免激素替代治疗:如果没有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激素替代治疗。
定期自查: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我检查,熟悉乳房的正常外观和感觉,如发现任何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