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乳腺增生啊
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好发于25-45岁女性,本质上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乳腺结构紊乱,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情绪因素、饮食因素和其他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肿块和乳头溢液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恶变,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或者存在肿块、怀疑恶变等情况,可能需要治疗,预防乳腺增生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情绪、定期体检、母乳喂养、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和避孕药。
1.什么是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乳腺结构紊乱,既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其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肿块和乳头溢液等。
2.乳腺增生的病因是什么?
目前乳腺增生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内分泌失调:乳腺增生主要与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
情绪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乳腺增生加重。
饮食因素:高脂、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诱发乳腺增生。
其他因素:高龄未婚、初产、哺乳年限短、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等,也是乳腺增生的高危因素。
3.乳腺增生有哪些症状?
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
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
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多为淡黄色或淡乳白色,也有少者经挤压乳头可见溢出溢液。如果出现血性或咖啡色溢液需要谨慎,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4.如何诊断乳腺增生?
医生的临床检查:通过触诊乳房,了解乳房的大小、形状、质地、有无肿块及肿块的位置、大小、数量等,并检查腋窝和锁骨上窝有无肿大淋巴结。
影像学检查:
乳腺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组织的结构,发现乳腺内的肿块、囊肿、导管扩张等异常。
乳腺X线摄影(钼靶):对乳腺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用于检测较小的钙化灶和早期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组织的评估较为全面,但费用较高,一般用于特殊情况或进一步评估。
病理检查:在临床怀疑有乳腺病变时,可能会进行病理检查,通过对肿块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分析,确定病变的性质。
5.乳腺增生需要治疗吗?
大多数乳腺增生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因为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缓解。但是,如果乳腺增生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或者存在以下情况,可能需要治疗:
疼痛明显:可以使用药物缓解疼痛,如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等。
肿块较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肿块持续存在,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怀疑恶变:如果乳腺增生患者出现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恶变的可能。
6.如何预防乳腺增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减少熬夜等。
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定期体检:建议25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自查,定期进行乳腺超声等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腺增生的发病风险。
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和避孕药: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增加乳腺增生的发病风险。
总之,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和定期复查。如果出现症状加重或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