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包括风险评估、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如果经检查确诊,可采取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呼吸康复训练、氧疗等措施处理。
一.早期诊断
1.风险评估
具有长期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及有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高危人群,需高度关注。
2.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金标准。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FVC)<0.7,可确定存在持续性气流受限,结合症状等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胸部影像学检查
如胸部X线或CT检查,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肺气肿等表现,有助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二.治疗方法
1.生活方式干预
劝导患者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加强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药物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氨茶碱等,可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3.呼吸康复训练
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可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氧疗
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每天吸氧15小时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