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临床表现为耳痛、耳鸣、听力下降、鼓膜穿孔、耳道流脓等,其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的治疗需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感冒、避免过度用耳、积极治疗鼻部疾病等预防中耳炎。
1.症状
耳痛:急性中耳炎患者会出现耳部疼痛,呈搏动性疼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重。慢性中耳炎患者一般无明显耳痛,但若鼓膜穿孔,可有耳部流脓,脓液可为黏脓性或纯脓性。
听力下降:中耳炎可导致传音结构异常,引起听力下降。患者可表现为听不清他人说话,看电视或听音乐时需要将音量调大。
耳鸣:部分患者可出现低调间歇性的耳鸣,多与听力下降同时存在。
鼓膜穿孔:鼓膜穿孔是中耳炎的典型症状之一。穿孔后,患者可有耳部流脓,脓液的性质因病因不同而异。
2.治疗
一般治疗: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水进入耳道。避免用力擤鼻,以免导致感染扩散。
药物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生素。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全身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此外,还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以减轻炎症反应。
手术治疗:对于鼓膜穿孔较大、经久不愈,或引起颅内、颅外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等。
3.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中耳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发热、呕吐、腹泻等,容易被忽视。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耳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中耳炎的症状可能不明显,且常伴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时需特别注意。
孕妇:中耳炎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可能产生影响,治疗时应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预防
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水进入耳道,游泳时可使用耳塞。
避免感冒:感冒可能导致中耳炎发作,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避免过度用耳: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高分贝音乐等可能损伤听力,应注意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