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急性扁桃体炎怎么判断
判断是否为急性扁桃体炎,主要通过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来确定,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咽部检查、间接喉镜检查、血常规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糖皮质激素)和局部治疗(含漱液、含片)。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锻炼、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过度劳累、注意气候变化、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需注意治疗方法的选择。
1.症状:
全身症状: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乏力、周身不适等症状。儿童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局部症状:咽痛为主要症状,吞咽或咳嗽时加重,严重者可放射至耳部。常伴有吞咽困难、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
2.体征:
咽部检查:可见扁桃体肿大,表面可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有时渗出物可融合成膜状。
间接喉镜检查:有时可见扁桃体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附着。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3.鉴别诊断:
扁桃体周脓肿:多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表现为咽痛加剧,吞咽困难,张口困难等。检查时可发现扁桃体周围有隆起,触痛明显。
咽白喉:咽痛较轻,全身症状明显,有低热、乏力、精神萎靡等。扁桃体上有灰白色假膜,不易拭去,强行拭去后易出血。
樊尚咽峡炎:咽痛剧烈,吞咽困难,口臭明显。检查时可发现扁桃体上有灰白色坏死假膜,假膜周围有红晕。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扁桃体炎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猩红热、白血病、咽旁脓肿等。如果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有效控制感染。
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可缓解发热、咽痛等症状。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可减轻炎症反应,但一般不用于儿童。
3.局部治疗:
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可保持口腔清洁。
含片:如西瓜霜含片、草珊瑚含片等,可缓解咽痛。
预防措施: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3.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4.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5.避免与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密切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者症状较为明显,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滥用。
2.孕妇:孕妇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弱,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应及时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总之,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过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应加强预防措施,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