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的炎性病变,可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感冒引起,可导致听力下降、耳痛、耳鸣等症状,检查包括耳镜、听力、影像学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置管术、手术治疗等,预防方法包括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保持鼻腔通畅、避免污水进入耳道、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等,特殊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和孕妇,应注意预防和治疗。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耳痛、耳鸣、听力下降、耳内流脓等。
在耳部疾病中,中耳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占所有耳病的1/4。而在各类中耳炎中,又以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最为常见。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黏液、浆液、黏液分泌液,中耳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鼓室内出现漏出液积聚,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听力下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如果患者感冒后出现耳部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一、病因
中耳炎可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其病因如下: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感冒后,鼻腔、鼻咽部黏膜发生炎症,会导致咽鼓管咽口肿胀、狭窄,或分泌物增多,阻塞咽鼓管,导致中耳负压,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感染:中耳炎也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感冒后,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或病毒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感染。
其他:如过敏、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等,也可能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由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等疾病引起,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这些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黏膜感染,导致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或因鼓膜外伤、中耳结构异常等原因导致。中耳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化生的鳞状上皮可脱落阻塞咽鼓管,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二、症状
中耳炎的症状主要与炎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关,常见的症状包括:
分泌性中耳炎
听力下降:患者可能会感觉听力下降,听声音不清晰,自听增强。如果积液量较多,可能会出现传导性聋。
耳痛:通常为轻微的耳痛,有时可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
耳鸣:可能会出现低调间歇性的耳鸣,如“噼啪”声或嗡嗡声。
耳闷:耳内有堵塞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缓解。
化脓性中耳炎
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鼓膜穿孔后,脓液流出,疼痛可减轻。
听力下降:鼓膜穿孔后,听力可有所下降。
流脓:鼓膜穿孔后,耳道内会有脓液流出,脓液的性质可为黏脓性或纯脓性。
其他: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三、检查
耳镜检查:可以观察鼓膜的颜色、形态,是否有穿孔等。
听力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等,可以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中耳的结构是否有异常。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如果怀疑有细菌感染,可以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诊断
中耳炎的诊断主要根据症状、耳镜检查和听力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感冒的症状、耳部症状的发生时间和发展过程等。同时,会进行耳镜检查和听力检查,以了解耳部的情况。如果怀疑有细菌感染,还会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五、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可使用减充血剂滴鼻,以减轻咽鼓管黏膜水肿。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鼓膜穿刺抽液:如果中耳积液较多,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进行鼓膜穿刺抽液。
鼓膜切开置管术:如果鼓膜穿刺抽液后积液仍较多,或反复发作,可进行鼓膜切开置管术,以改善中耳通气引流。
化脓性中耳炎
全身治疗: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如果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可使用退烧药进行对症处理。
局部治疗: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以控制感染。如果鼓膜穿孔,脓液流出不畅,可进行鼓膜切开术,以促进脓液引流。
手术治疗:如果中耳炎症反复发作,或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可进行手术治疗,如鼓室成形术等。
六、预防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避免炎症蔓延至中耳。
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
游泳时注意保护耳朵,避免污水进入耳道。
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以免损伤听力。
定期进行耳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耳部疾病。
七、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的耳部结构尚未发育成熟,咽鼓管较短、宽且平直,感冒后更容易引起中耳炎。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耳部症状,如出现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耳部结构也可能发生退行性改变,感冒后更容易患上中耳炎。此外,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也会影响耳部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力,增加中耳炎的发病风险。老年人在感冒后应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如有耳部症状,应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在感冒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鼻腔通畅。如有耳部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胎儿的健康。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鼓膜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在感冒后,如果出现耳部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