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什么病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诱因有感染等,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脱水、血糖升高等,治疗方法为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见的诱因包括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严重肾疾病、血液或腹膜透析、静脉内高营养、不合理限制水分以及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使用。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嗜睡、昏睡直至昏迷。
2.脱水:患者出现严重的口渴、皮肤干燥、唇舌干裂、眼球下陷、尿量减少、体重明显下降等症状。
3.血糖升高:血糖显著升高,多大于33.3mmol/L。
4.酮体阴性或弱阳性: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但由于血容量减少,酮体排出受阻,导致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
5.电解质紊乱:由于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以钠离子和钾离子丢失最为常见。
对于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补液:迅速补充生理盐水,纠正血容量和渗透压,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2.胰岛素:小剂量胰岛素静脉点滴,以降低血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3.纠正电解质紊乱: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钾、钠等电解质。
4.去除诱因:积极治疗感染、急性胃肠炎等原发病,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的药物。
5.监测血糖、电解质和血气分析: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电解质和血气分析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对于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避免感染等诱因的发生,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