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疼痛便血
肛裂是一种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儿童和老年人较少见。其主要症状是肛门疼痛、便血和便秘。引起肛裂的原因包括解剖因素、感染因素、肛裂缺血、内括约肌痉挛和其他因素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大便通畅、调整饮食、注意个人卫生和及时治疗肛隐窝炎等。
解剖因素:肛门外括约肌由尾骨向前到肛管后方,分为左右二部分,因此在肛门前后方各形成一个三角形裂隙,便易受损伤而发生肛裂。
感染因素: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肛管损伤后亦难愈合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主要是损伤合并感染所致,感染时炎性细胞可以释放溶胶原酶,阻止上皮组织再生与延伸。
肛裂缺血:近期有人提出肛管后正中线缺血是肛裂原因。因为肛管远端是由直肠下动脉供应,该血管穿越坐骨直肠窝,分出小支经肛管括约肌至黏膜,但多数后联合处缺乏直肠下动脉分支(占85%)。从毛细血管形态学研究也提示后联合处黏膜下层无毛细血管存在,肛管缺乏黏膜下层组织,肛管失去了正常的弹性、收缩能力,故易发生肛裂。
内括约肌痉挛:肛裂患者有不正常的内括约肌过度收缩现象。有人报道肛裂患者80%以上有肛管内括约肌紧张。
其他因素:除了以上因素外,肛管局部的解剖缺陷、患者营养不良、肛裂患者恐惧排便等也是导致肛裂的原因。
肛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保守治疗:
调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坐浴: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
局部外用药物:肛裂膏、硝酸甘油软膏等,可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
肛裂切除术:适用于Ⅲ期肛裂,可彻底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病变组织。
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适用于肛裂伴有肛管括约肌痉挛的患者。
肛裂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
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清洁。
及时治疗肛隐窝炎:防止感染后形成溃疡和皮下瘘。
需要注意的是,肛裂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久坐、久站,适当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同时,肛裂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