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外痔存在
外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由肛垫下移和静脉曲张引起,可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主要症状为疼痛和有异物感,可通过肛门视诊、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等进行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肛门清洁、调整饮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和加强体育锻炼,孕妇和老年人是外痔的高发人群,应注意预防和治疗。
一、病因
1.肛垫下移学说
肛垫是位于肛管和直肠的一种组织垫,具有协助关闭肛管、节制排便等作用。正常情况下,肛垫疏松地附着在肛管肌壁上,排便时被推向下,便后借其自身的收缩作用,缩回肛管内。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后,肛垫则充血、下移形成痔。
2.静脉曲张学说
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无静脉瓣,血液易于淤积而扩张屈曲,形成痔疮。
二、症状
1.肛门不适
如有肿物脱出肛门,可有肛门坠胀或异物感。
2.肛门瘙痒
由于肛门分泌物或脱出痔核的刺激,使肛门周围皮肤终日潮湿,导致湿疹和瘙痒的发生。
3.疼痛
单纯内痔无疼痛,若发生内痔感染、嵌顿,出现内痔血栓形成或嵌顿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4.便血
内痔或混合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即能发生便血,血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
三、检查
1.肛门视诊
观察肛门周围有无血迹、肿块等异常。
2.直肠指诊
医生通过手指触摸肛门和直肠,检查是否有肿物、硬结等。
3.肛门镜检查
将肛门镜缓慢插入肛门,观察直肠内部情况,有助于发现内痔、肛裂等病变。
四、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医生一般可以做出外痔的诊断。
五、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立,常做提肛运动,便后温水坐浴等。
2.药物治疗
外用痔疮膏、栓剂,口服槐角丸、痔速宁等药物,可缓解症状。
3.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外痔切除术、内痔结扎术等。
六、预防
1.保持肛门清洁
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勤换内裤。
2.调整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避免蹲厕时间过长,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
4.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
七、特殊人群
1.孕妇
孕妇患外痔后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坐久立,每次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产后宜多食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便后或临睡前用温水清洗肛门,局部热敷,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外痔。
2.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肛门部的神经、血管、肌肉、韧带等都已松弛无力,极易患痔疮。治疗时尤为棘手。最好是保守治疗,即使手术治疗,术后也容易复发。所以,预防很重要。平时应注意在饮食方面,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