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由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导致,早期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症状,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等,确诊后通常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预防链球菌感染、加强锻炼、注意休息、定期体检等。
一、病因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的部分表现,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侵犯心脏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主动脉瓣。
二、症状
1.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先有劳力性心悸、心前区不适,以后逐渐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急性肺水肿。
2.乏力
乏力感此症状出现最早,劳动力下降出现较晚。
3.心悸
心悸为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常见症状。多在劳累后出现,系心室收缩期左心房部分血液反流到左心室,使心室收缩时间延长,心室充盈增加,刺激心肌收缩力增强所致。
4.咯血
咯血量通常较少,有时可因肺淤血引起咯血痰。
5.栓塞
20%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可发生体循环栓塞,其中80%有心房颤动。
6.感染性心内膜炎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赘生物位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心室侧。
7.心力衰竭
多在起病10年后发生,提示病情严重。
三、检查
1.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不仅能测定二尖瓣反流的程度,还可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心电图
3.胸部X线检查
可显示心脏增大、左心房和左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等。
4.其他检查
如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等,可进一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结构。
四、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一般可明确诊断。
五、治疗
1.药物治疗
目的是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等。
2.手术治疗
包括二尖瓣修复术和二尖瓣置换术。手术的目的是修复或替换受损的二尖瓣,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六、预防
1.预防链球菌感染
及时治疗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炎、猩红热等,可预防风湿热的发生,从而减少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发生。
2.加强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4.定期体检
有风湿性心脏病家族史、既往有链球菌感染史、心脏杂音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七、注意事项
1.孕妇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怀孕期间应密切监测心脏功能,注意休息,预防感染,必要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2.儿童
儿童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较为少见,多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关。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同时注意避免使用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
3.老年人
老年人二尖瓣关闭不全多为退行性病变,常伴有其他心脏疾病。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总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