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需综合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和心理护理。抬高患肢、避免碰撞、低脂饮食、戒烟、观察反应、预防肺部感染、协助下肢运动、讲解知识、心理支持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1.基础护理:
休息与活动:鼓励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15°~30°,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病情缓解后,可逐渐下床活动,以促进康复。
避免碰撞患肢:避免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避免在患肢进行热敷、按摩,以免造成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
2.饮食护理:
给予低脂、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嘱患者戒烟,因尼古丁会刺激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回流。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及肿胀程度,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及时发现有无肺栓塞发生。
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有无出血倾向等。
4.并发症预防:
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咳出,预防肺部感染。
对长期卧床、制动的患者,应协助其进行下肢被动运动,如屈伸下肢、按摩下肢肌肉等,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5.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重要性,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关心、体贴患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总之,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