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其常见的病因和相关因素包括感染、非感染因素等,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治疗感染灶、对症治疗、透析治疗等方面,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劳累和感染,饮食应清淡。
1.感染:
细菌感染:常见于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猩红热、脓疱疮等。
寄生虫感染:如疟原虫、血吸虫等。
2.非感染因素:
过敏:如花粉、蜂蜇、鱼、虾、青霉素、磺胺药等。
药物:如青霉胺、汞剂、铋剂、噻嗪类利尿剂等。
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等。
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
休息:在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饮食:给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2.治疗感染灶:如有感染灶存在,应积极治疗感染灶,可选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
3.对症治疗:
利尿消肿:可选用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利尿剂。
降压:可选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降压药。
4.透析治疗:
若出现急性肾衰竭,应及时进行透析治疗,以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劳累和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呼吸道和皮肤感染。
2.饮食应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患者,由于其身体状况和免疫力不同,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