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做什么检查
怀疑慢性胃炎时,通常需要做胃镜及胃黏膜活检、幽门螺杆菌检测,必要时还需做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胃液分析、X线钡餐造影等。
1.胃镜及胃黏膜活检:是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炎症的类型和程度。
普通胃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检查方法,患者在检查前需要口服局部麻醉药物,使咽喉部麻醉,以减少恶心和不适感。检查时,患者需侧卧在检查床上,医生将胃镜从口腔插入,通过食管进入胃内,依次观察胃的各个部位。
无痛胃镜:在普通胃镜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剂,使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整个过程患者无痛苦,舒适度较高,但检查后可能会有短暂的头晕、嗜睡等不适。
胃镜下黏膜活检: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医生会选取胃黏膜的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
2.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等。
呼气试验:患者口服或呼气检测试剂后,检测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气体,从而判断是否感染。
血清抗体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的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
3.其他检查:
血常规:了解患者是否有贫血及感染等情况。
胃液分析:对于胃酸分泌情况进行评估。
影像学检查:如X线钡餐造影,可用于观察胃的形态和蠕动情况,但对于慢性胃炎的诊断价值相对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胃镜检查前,患者需要空腹6~8小时。检查后可能会有短暂的不适感,如恶心、腹胀等,一般可自行缓解。此外,具体的检查项目和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对于老年人、孕妇、有心脏疾病等特殊人群,进行胃镜检查前应告知医生相关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适合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在检查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饮食和休息,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