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胃肠炎症状
感染病毒性胃肠炎后,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对于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能会出现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这类人群需要特别关注。
1.症状:
恶心、呕吐:这是病毒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会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腹痛、腹泻:腹痛通常是阵发性的,腹泻则可能是水样便或稀便,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通常在38℃-39℃之间。
脱水:由于呕吐和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眼窝下陷、皮肤弹性下降等。
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严重的脱水可能会导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出现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等症状。
2.并发症: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病毒性胃肠炎后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下降,感染病毒性胃肠炎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心功能不全等。
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患有糖尿病、心脏病、肝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病毒性胃肠炎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血糖控制不佳、心力衰竭、肝功能损害等。
3.治疗: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于脱水的患者,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饮食调整:在症状缓解后,可以逐渐恢复饮食,但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如果症状严重,可以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
4.预防:
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是预防病毒性胃肠炎的重要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餐具应定期消毒。
避免接触感染者:尽量避免接触感染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总之,病毒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对于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同时,应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以预防病毒性胃肠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