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表现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夏季和秋季高发,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病情严重,高热、惊厥、昏迷,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其诊断依据为流行季节、主要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菌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预防措施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夏季和秋季高发,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病情严重,高热、惊厥、昏迷,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相关内容。
一、临床表现
1.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皮肤花斑。
2.脑型(呼吸衰竭型)
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升高、脑水肿、脑疝,出现头痛、呕吐、昏迷、抽搐。
3.混合型
同时存在休克型和脑型的表现,病情最为严重。
二、诊断标准
1.流行季节
本病多见于夏秋季,儿童发病率高。
2.主要症状
突起高热、惊厥、昏迷,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
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可检出痢疾杆菌。
三、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2.抗菌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
3.对症治疗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惊厥时给予止痉治疗,呼吸衰竭时给予机械通气等。
4.并发症治疗
积极治疗休克、脑水肿、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四、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
早期发现和隔离病人,直至粪便培养转阴。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做好“三管一灭”(管理水源、管理饮食、管理粪便、消灭苍蝇),防止病从口入。
3.保护易感人群
口服活菌苗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适用于流行地区的高危人群。
总之,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