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是什么引起的
膜性肾病的病因复杂,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占70%~80%,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继发性可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恶性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这些疾病可能通过免疫反应或炎症反应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内皮细胞,导致电荷屏障和分子屏障受损。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免疫抑制治疗、抗凝治疗及其他治疗,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1.特发性膜性肾病:
原因不明,占原发性膜性肾病的70%~80%。
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2.继发性膜性肾病:
由其他疾病引起,常见的有: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药物:青霉胺、金制剂、汞剂等。
其他:桥本甲状腺炎、淀粉样变性等。
这些疾病可能通过免疫反应或炎症反应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内皮细胞,导致电荷屏障和分子屏障受损,从而出现蛋白尿。
3.遗传因素:
部分膜性肾病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对于膜性肾病的治疗,主要是根据蛋白尿的程度、肾功能的情况以及有无其他并发症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1.一般治疗:
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饮食: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
控制血压:血压升高会加重蛋白尿,应积极控制血压。
利尿:有水肿者可适当利尿。
2.免疫抑制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蛋白尿。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等,可抑制免疫反应。
3.抗凝治疗:
膜性肾病患者常伴有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应进行抗凝治疗。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华法林等。
4.其他治疗:
对症治疗:如水肿明显可给予利尿剂,出现肾功能不全可进行透析治疗等。
中医中药: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膜性肾病的治疗应个体化,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劳累、戒烟戒酒等,以保护肾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