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和肾阳虚需要分别治疗吗
肾阴虚和肾阳虚的症状、治疗方法和治疗药品不同,肾阴虚需滋阴补肾,肾阳虚需温补肾阳,治疗药品分别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肾阴虚
1.症状
肾阴虚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两腿无力,眩晕耳鸣,脱发齿松,盗汗,失眠,梦呓磨牙,口干,尿黄,大便干燥,男子阳强易举或阳痿、早泄、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2.治疗方法
肾阴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滋阴补肾。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等。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
3.治疗药品
(1)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2)知柏地黄丸: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二、肾阳虚
1.症状
肾阳虚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等;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易患腰痛、关节痛等;易患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等;五更腹泻,或者便秘;身面浮肿,下肢水肿;小腹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收缩,遇寒则甚,遇热则缓;须发易脱落、早白;形体虚胖或羸瘦;反映在面部则色青白无光或黧黑。
2.治疗方法
肾阳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温补肾阳。常用的中药有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等。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
3.治疗药品
(1)金匮肾气丸:由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组成。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2)桂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附子、肉桂而成。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需要注意的是,肾虚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因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肾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