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炎是怎么引起的
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多由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妇科手术后感染、月经期不注意卫生、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引起。常见症状有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还可能导致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等后遗症。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超声检查、分泌物检查、后穹隆穿刺等。治疗方法有支持治疗、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生活管理注意事项包括个人卫生、饮食、性生活、避孕等。
1.女性盆腔炎是怎么引起的?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患者产后或小产后体质虚弱,宫颈口经过扩张尚未很好地关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如果宫腔内尚有胎盘、胎膜残留,则感染的机会更大。
妇科手术后感染:行人工流产术、放环或取环手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或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时,如果消毒不严格或原有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即有可能引起术后感染。也有的患者手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术后不遵守医嘱,过早恢复性生活,同样可以使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月经期不注意卫生: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宫腔内血窦开放,并有凝血块存在,这是细菌滋生的良好条件。如果在月经期间不注意卫生,使用卫生标准不合格的卫生巾或卫生纸,或有性生活,就会给细菌提供逆行感染的机会,导致盆腔炎。
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最常见的是发生阑尾炎、腹膜炎时,由于它们与女性内生殖器官毗邻,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女性盆腔炎症。患慢性宫颈炎时,炎症也能够通过淋巴循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2.盆腔炎有哪些症状?
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
月经期发病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盆腔炎包裹形成盆腔脓肿可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压迫直肠可出现里急后重等直肠症状。
3.盆腔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超声检查:可发现盆腔内有渗出或包块。
分泌物检查:可了解病原体。
后穹隆穿刺:可抽出脓液。
4.盆腔炎如何治疗?
支持治疗: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而使炎症局限。给予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纠正电解质紊乱。
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若病情严重,应联合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抗生素控制不满意的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盆腔脓肿,如经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持续不降,患者中毒症状加重或包块增大者,应及时手术,以免发生脓肿破裂。
5.盆腔炎日常生活管理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避免受风寒,不宜过度劳累。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东瓜、扁豆、马齿苋等,应食具有活血理气散结之功效食品,如山楂、桃仁、果丹皮、橘核、橘皮、玫瑰花、金橘等。适当补充蛋白质,如瘦猪肉、鸭、鹅和鹌鹑等。
发热患者在退热后72小时后应恢复正常饮食。
经期避免性生活,月经垫要注意清洁卫生,最好用消毒卫生纸。
做好避孕工作,尽量减少人工流产术的创伤。手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致病菌侵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