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和肝癌的区别包括起源与发病部位、症状表现以及诊断方法。
1.起源与发病部位
胆管癌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肝内胆管(称为肝内胆管癌)或肝外胆管(包括肝门部胆管癌、胆管中下段癌和胆管下段癌)。其中,肝外胆管癌占胆管癌的80%~90%。肝癌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主要发生在肝脏内。肝癌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癌较为常见。
2.症状表现
胆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出现黄疸(无痛性进行性加重)、腹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热等症状。由于胆管阻塞,患者还可能出现大便灰白(陶土色大便)和浓茶色尿。肝癌早期也无明显症状,晚期可出现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低热、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等。
3.诊断方法
胆管癌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内镜、X线(PTC和ERCP)等,以及胆管镜检查。此外,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A19-9、CA125、CEA)也有一定价值。肝癌诊断需要结合肝功能检查、肝组织活检、甲胎蛋白(AFP)检测、B超、CT、MRI等多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