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血常规特点
手足口病患者的血常规特点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C反应蛋白水平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血常规的特点。
1.白细胞计数
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白细胞会被动员到感染部位,从而导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相对减少。
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手足口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通常正常或降低。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释放一些细胞因子,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生成和功能,从而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
3.淋巴细胞百分比
手足口病患者的淋巴细胞百分比通常升高。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以增强抗病毒能力。
4.血小板计数
手足口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但在极个别情况下,手足口病可能会并发脑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导致血小板减少。
5.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炎症等情况下会升高。手足口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只是手足口病的辅助检查之一,不能单纯依靠血常规结果来诊断手足口病。医生还会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皮疹特点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怀疑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此外,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因此,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护理,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家庭环境清洁,避免孩子接触患病儿童。同时,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