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和反流性胃炎的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和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烧心、反流、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其病因主要与抗反流屏障结构与功能异常、食管清除作用降低、食管黏膜屏障受损有关。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胃镜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1.症状
烧心:是反流性食管炎最常见的症状,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
反流:指胃内容物反流到口腔或咽部,常发生在餐后或平卧时。
胸痛:疼痛可出现在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常放射到背部、肩部、颈部等部位,有时酷似心绞痛。
上腹痛:上腹痛多为烧灼感或钝痛,可在进食后加重,也可发生在夜间。
上腹烧灼感:指上腹部或胸骨后的一种温热感,常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
2.病因
抗反流屏障结构与功能异常:LES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防御机制,LES压力降低、LES裂孔疝等均可导致抗反流屏障结构与功能异常,引起胃食管反流。
食管清除作用降低:正常情况下,食管通过蠕动和唾液分泌清除反流物。某些因素可导致食管清除作用降低,如食管蠕动功能减弱、唾液分泌减少等。
食管黏膜屏障受损:反流物中的胃酸、胃蛋白酶等物质可损伤食管黏膜,导致食管炎。
3.诊断
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频率、诱因等。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腹部触诊、听诊等检查,以排除其他腹部疾病。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胃镜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胃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和反流性胃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食管和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4.治疗
一般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抬高床头、避免睡前2~3小时进食、避免高脂肪、巧克力、咖啡等食物。
药物治疗:包括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5.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
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可加重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
控制体重:过重或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
总之,反流性食管炎和反流性胃炎是可以治疗的疾病,但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