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用什么药治疗才好
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治疗遵循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和全程的原则,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有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等,二线抗结核药物有对氨水杨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等,使用时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同时患者还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和感染。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的治疗需要遵循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和全程的原则,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
1.一线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H):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菌均有杀菌作用。口服吸收快,毒性小。
利福平(R):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菌均有快速杀菌作用。口服吸收良好,穿透力强。
吡嗪酰胺(Z):主要是杀灭巨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对细胞内、外的结核菌均有杀菌作用。
乙胺丁醇(E):对繁殖期的结核菌有抑菌作用。视神经炎是其主要的副作用,因此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视力、视野的检查。
链霉素(S):对巨噬细胞外碱性环境中的结核菌有杀菌作用。链霉素能与结核菌菌体蛋白结合,使菌体膜通透性增加,胞内物质外漏而死亡。链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且单独使用易发生听力障碍,故目前已不作为一线抗结核药物使用。
2.二线抗结核药物:
对氨水杨酸(P):对结核菌有抑菌作用。口服吸收差,不良反应多,现已少用。
卷曲霉素:对结核菌有杀菌作用。与链霉素有交叉耐药性。主要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
卡那霉素:对结核菌有杀菌作用。与链霉素有交叉耐药性。主要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
左氧氟沙星:对结核菌有杀菌作用。口服吸收好,不良反应少。
莫西沙星:对结核菌有杀菌作用。口服吸收好,不良反应少。
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药物过敏史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和感染。肺结核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一般需要6~18个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胸片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肺结核患者,尤其是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肺结核的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耐药。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掩口鼻,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房间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患者的餐具、毛巾等应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