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皮试要怎么看才明白
肺结核皮试结果需专业医生解读,基本观察和判断方法包括:观察时间为48至72小时,测量硬结直径,根据直径大小判断阴性、阳性和强阳性。注意事项包括试验前告知过敏史、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试验后保持局部清洁、观察局部反应、避免剧烈运动。预防肺结核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感染者、注意个人卫生、定期体检。
1.观察时间:通常在结核菌素试验后48至72小时观察结果。
2.测量硬结直径:硬结是指皮肤注射部位的肿胀和硬块。用尺子或卡尺测量硬结的直径,而不是红晕的直径。如果有多个硬结,应测量最大的硬结直径。
3.结果判断:
阴性:硬结直径小于5毫米。这可能意味着没有结核菌感染,或者感染时间较短,体内尚未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
阳性: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5毫米。阳性结果提示曾经感染过结核菌,或者正在感染结核菌。
强阳性: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毫米,或者局部出现水泡、坏死等。强阳性结果提示结核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需要进一步检查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肺结核皮试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胸部X光等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如果对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有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
此外,以下是一些关于肺结核皮试的注意事项:
1.试验前:
告知医生过敏史:如果对结核菌素或其他药物过敏,应提前告知医生。
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在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前,应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放疗、化疗等,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2.试验后:
保持局部清洁:在试验后的48至72小时内,应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避免搔抓和摩擦,以防感染。
观察局部反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硬结、水泡等异常反应。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避免剧烈运动:在试验后的48至72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以下是一些预防肺结核的建议: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2.避免接触感染者:尽量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时。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随地吐痰。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应定期进行肺结核筛查。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接触史。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肺结核的传播和病情进展,提高治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