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怎么传染的
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源为痰涂片或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其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可悬浮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可感染结核菌。此外,随地吐痰、饮用污染牛奶或结核菌食物、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与排菌者密切接触、免疫功能低下等也可能感染肺结核。肺结核的治疗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配合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避免传染,定期复查。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等,以及免疫缺陷疾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肺结核。
1.肺结核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或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其中尤以是未被发现并治疗的排菌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2.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传染期患者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后即可受到结核菌感染。
3.肺结核患者随地吐痰,痰液干燥后结核菌随尘埃飞扬亦可引起呼吸道传播。
4.经消化道传染现已很少见,主要是饮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污染牛型结核杆菌的牛奶或污染结核菌的其他食物而引起肠道感染。
5.与排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吸入患者咳出的带结核菌飞沫,可引起吸入性结核病。
6.此外,结核菌还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生殖器官等途径传播。
7.患有艾滋病或其他免疫缺陷疾病者,因免疫功能低下,一旦感染结核菌,极易发生结核病,而且容易形成播散性结核病,比正常人患结核病的危险性高出许多倍。
8.营养不良、过度劳累、过度吸烟、精神紧张等因素,均可降低人体抵抗力,使结核菌易于感染和发病。
9.家庭内传染,父母或祖父母等家庭成员患肺结核,儿童较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肺结核的治疗主要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化疗的原则是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对于肺结核患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和病史。
2.配合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
3.注意休息:肺结核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4.加强营养: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5.避免传染: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患者的痰液要用纸巾包好,焚烧或消毒处理。
6.定期复查:治疗期间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
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感染肺结核后更易发展为重症,应特别关注。此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感染肺结核的风险也较高。这些人群应更加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如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