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病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小儿癫痫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睡眠、心理、用药、复查、避免诱因等方面,同时要注意安全、卫生,家长还要避免近亲结婚。
小儿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除了接受规范的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儿癫痫病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日常饮食
1.合理膳食:应给予患儿富有营养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面食、豆类、瘦肉、鸡蛋、鱼、牛奶等,尤其应多食用豆类、新鲜蔬菜、水果、乳制品,这些含高蛋白质和含磷脂丰富的食品,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发作次数。
2.饮食禁忌:要禁止患儿食用含糖多的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应避免食用诱发癫痫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雄鸡、野鸭、鲤鱼等“发物”均不宜多食用;烈酒、浓茶、咖啡应绝对禁止;胡椒、辣椒、芥末、大葱、大蒜等辛辣调味品也应适当限量。
二、日常活动
1.适当运动:可以参加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运动,若病情稳定,还可以打篮球、踢足球等,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加神经细胞的稳定性。但不要过于激烈,不能参加游泳、登山、跳水、赛车等运动,也尽量不骑自行车,防止发作时摔伤,或出现交通事故。
2.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睡眠不足可使大脑兴奋性增高,正常人若睡眠不足脑电图也可有类似癫痫病人的活动。癫痫病人应保证睡眠时间,成人至少保证每天睡眠7-9小时,儿童至少10小时。
三、日常心理
1.心理呵护:癫痫患儿常常受到家长的过分照顾和重视,也有的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歧视,这两种现象均对患儿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同学们要正确对待他们。
2.避免刺激:要使患儿少受惊吓,比如,不要玩有刺激性的游戏,不要看刺激性的影片等。
四、日常用药
1.定期复查:患儿用药期间,需定期到医院复查,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2.正确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物剂量,避免药物毒性反应,应坚持较长时间的治疗,直至完全控制癫痫发作达2-5年后,才可考虑逐渐停药,减药过程也需1年以上,切忌短期或突然停药,病程越长,剂量越大,停药越要缓慢,少数可能需终身服药。
五、定期复查
1.复查时间:癫痫患儿治疗后的复查时间间隔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开始时复查的频率可能会较高,随着病情的稳定,可以逐渐延长复查的时间间隔。
2.复查项目:包括脑电图、血液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六、避免诱因
1.避免发热:发热39℃以上的高热是癫痫常见的诱发因素,尤其是儿童患者。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有时38℃以上的中度发热也可诱发癫痫。这类患者即使成年后,发热仍可能是诱发癫痫的因素,因而癫痫患者应注意预防感冒、扁桃体炎、肺炎及惊吓导致的发热,一旦发热,要及时控制,避免诱发癫痫。
2.避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睡眠不足,过度疲劳也是常见的诱发因素,因此癫痫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人至少保证每天睡眠7-9小时,儿童至少10小时。
3.避免大悲大喜:情绪剧烈波动是癫痫的诱发因素之一,一些突发的事件,容易引起患儿情绪剧烈波动,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受到精神刺激,会使患儿大脑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癫痫发作。
七、其他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癫痫患儿在发作没有得到完全控制之前,最好不要单独外出,以防止交通意外的发生。而患儿在癫痫发作没有得到控制之前,不宜从事高空、驾驶、水中作业以及其他在发作时容易自伤或伤及他人的工作。
2.注意卫生:有发作的患儿要勤洗手,勤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家长要经常为患儿修剪指甲,以避免指甲过长,挠伤皮肤引起感染。患儿在抽搐时,旁人不能用力按压或屈曲其身体,以免造成骨折或脱臼。发作过后,要耐心安抚患儿,消除其紧张情绪。
3.避免近亲结婚:双方均有原发性癫痫病史的患者禁止结婚。如果是双方结婚,那么生育的子女发生癫痫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大,因此原发性癫痫患者的配偶在婚前要做脑电图检查,如果脑电图有癫痫波,应避免结婚,或者结婚后不要生育。
总之,小儿癫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定期复查。家长和老师、同学们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