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症状、治疗
萎缩性胃炎症状通常包括消化不良与胃胀、食欲减退与体重下降、上腹疼痛与放射痛、胃肠道出血与贫血、反酸与烧心、大便异常与营养不良等,治疗方法则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中医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与监测等。
一、症状
1、消化不良与胃胀
萎缩性胃炎患者常出现胃部胀气、腹胀、嗳气及恶心等症状,这是由于胃黏膜萎缩导致胃蠕动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类症状多在餐后加重,影响患者食欲。
2、食欲减退与体重下降
胃腺功能受损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饭量减少,长期下来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乏力、舌炎等症状。
3、上腹疼痛与放射痛
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钝痛或烧灼痛,疼痛多无规律性,可能与饮食无关,有时疼痛可放射至背部、胁肋部或胸部,且多与胃胀同时出现。
4、胃肠道出血与贫血
胃黏膜变薄后易受刺激出血,患者可能出现黑便、呕血、便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
5、反酸与烧心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反酸、烧心症状,尤其是在进食油腻、辛辣食物后更为明显。
6、大便异常与营养不良
患者可能伴有大便干结、稀薄或交替进行的表现,长期消化吸收不良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甚至出现脆甲、舌乳头萎缩等症状。
二、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
针对萎缩性胃炎病因遵医嘱选用药物,若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需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抗生素搭配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根除治疗;胃酸分泌过多时,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胃酸分泌;胃黏膜受损则用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胃黏膜保护剂促进修复。
2、饮食调理
选择易消化、低刺激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像小米粥、蒸鸡蛋、鱼肉等,避开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以减轻胃部负担,同时补充维生素B12等营养素预防贫血。
3、中医治疗
通过中药调理(如黄芪、黄连等)、针灸刺激足三里等穴位,或运用清热化湿、活血化瘀药物改善脾胃功能,此方法需长期坚持并配合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4、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戒酒,避免摄入咖啡因,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防止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维持心情舒畅以减轻症状。
5、定期复查与监测
萎缩性胃炎患者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并采取干预措施。
萎缩性胃炎治疗需依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患者务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配合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并定期复查评估疗效。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