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是因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与支气管哮喘相似,多有心脏病史和体征,治疗需采取半卧位、高流量吸氧等一般治疗和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预防可通过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定期体检等方式。
1.临床表现:
症状:心源性哮喘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
体征:听诊可闻及肺部广泛的哮鸣音,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2.诊断:
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是否有心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血压测量等。
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等,以明确诊断。
3.治疗:
一般治疗:患者应取半卧位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改善低氧血症。
药物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其他治疗:如机械通气、心脏电复律等,适用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等情况。
4.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心源性哮喘的发生风险。
避免诱因:注意保暖,避免感染;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病等潜在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心源性哮喘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